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利好持續釋放。6月29日,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以下簡稱“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工程開工儀式在前海站舉行,標志著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全面提速。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開工
6月29日上午,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工程開工儀式在前海站舉行。該線路總投資119億元,起于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站,終至前海站,是大灣區城際鐵路網廣深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15.2公里,全線地下敷設,設西鄉、寶安、前海3座地下車站,項目設計速度為160公里/小時,采用8輛編組的CRH6型動車組,計劃于2025年建成開通。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位于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城鎮發展帶與深圳市西部發展帶內,可與在建的穗莞深、琶洲支線、佛莞、莞惠等城際互聯互通,實現廣州、東莞、深圳西部地區與深圳中心城區及沿線重要片區快速通達,既承擔著沿線地區的城際客流,也承擔著深圳市內部組團間的通勤客流。線路開通后,對進一步提升穗莞深城際鐵路功能,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網絡,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提速
作為廣東省重點項目,穗莞深城際機前段的開工標志著深圳市主導建設的5條城際線路發展提速,為建設大灣區邁出堅實的腳步,讓美好愿景變成生動現實。
據了解,此次開工的穗莞深城際機前段中,西鄉站規模為1臺4線(島式站臺);寶安站規模為1臺2線(島式站臺),可與地鐵5號線翻身站換乘,并預留與規劃地鐵9號線換乘條件;前海站規模為1臺2線(島式站臺),設2條折返線,可滿足近、遠期往廣州方向列車折返條件,預留延伸條件。
穗莞深城際機前段工程規模大、專業接口多、綜合性程度高。項目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淤泥地層、風化巖與殘積土等不良地質與特殊巖土分布廣,施工安全風險高;線路多次穿越既有地鐵線及建(構)筑物,并以隧道形式下穿西灣海域,穿越長度達3公里,風險管控要求極高。對此,深圳地鐵將攜手參建單位中國電建、中國鐵建,按照創新驅動、打造“樣本工程”的建設要求,努力在建設標準、建設質量、建設速度、建設模式以及“新基建”科技創新等方面,打造城際鐵路的創新示范項目,為后續線路建設打造引領和示范作用。
深圳進入城際鐵路建設新時代
2020年是大灣區和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全面鋪開的關鍵之年,也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今年,深圳地鐵將重點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線網優化、推進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國家綜合鐵路樞紐和城際線路建設、推進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研究,助力“雙區建設”,為特區40周年獻禮。
城際鐵路作為城市對外聯系的重要通道,對于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和深莞惠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具有重要影響。
今年上半年,深圳地鐵全面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步伐,帶動有效投資,發揮基礎設施建設在穩投資、補短板、強動能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對沖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完成建設投資230億元。下半年,深圳地鐵將在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推動深汕、深惠、深大、龍大、穗莞深前海至皇崗口岸段等5條國鐵和城際鐵路的開工建設,以及地鐵三期全面開通、四期主體攻堅、四期調整線路開工等重點任務,確保全年完成建設投資超過500億元。
預計年底,我市國鐵、城際和地鐵“三鐵”建設總里程將達到765公里,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為深圳增強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力量。
6月18日凌晨,深圳地鐵3號線三期工程(益田站-福保站)熱滑測試成功,標志著深圳軌道交通三期二階段最后一個區段熱滑成功,向著三期二階段最后一個收口工程試運營又邁進了一步。
地鐵3號線三期起于既有益田站,向南延伸至福田保稅區,施工正線長度1.45公里、折返線0.386公里,一站一區間。經熱滑測試,列車運行平衡,供電、通信、信號、接觸軌、車輛及軌道等系統運行穩定,列車已具備動車調試條件。
為不影響既有線3號線正常運營,本次熱滑在夜間停運時段進行,這是深圳地鐵第一次在夜間進行熱滑試驗。為確保列車熱滑試驗順利推進,深鐵地鐵集團與施工方深圳市政工程總公司、中鐵一局、中國通號等克服準備時間短、調試工作復雜等困難,多次召開熱滑工作推進專題會議,制定了詳細的熱滑試驗方案及應急措施,明確各項工作要求及各方職責,為熱滑試驗做了充分準備。
本次熱滑成功,為線路后續聯調及試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3號線三期通車后,將結束福田保稅區的“無地鐵”現狀,為福保區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按計劃,線路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通車。
“地鐵車站使用現代全機械化暗挖工法施工后,可實現車站結構一體化成型,預計可減少施工人員60%以上?!?月30日,在深圳地鐵召開的“繁華城區地鐵暗挖車站關鍵技術”項目啟動會上,深圳地鐵集團負責人表示,深圳地鐵在四期工程中將啟動機械暗挖車站工程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工作,屆時,施工技術創新不但可使地鐵施工實現減員增效,還能帶動軌道交通建設裝備產業的發展和技術的提升。
機械暗挖技術實現環境友好綠色建造地鐵
據了解,目前,地鐵車站建設大多采用明挖施工,不僅需占用至少2倍車站投影面積的寶貴用地,還會導致大量交通導改、管線改遷工程,對城市功能環境、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如采用現代機械化暗挖工法,既可解決明挖法存在的問題,又能規避傳統暗挖法對地層較強的依賴性和安全風險?!鄙钲诘罔F集團負責人介紹,機械暗挖施工具有環境影響小、施工速度快、人力消耗少、安全風險低等優點,符合軌道交通與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具有較高的社會和生態意義。
深圳地鐵“繁華城區地鐵暗挖車站關鍵技術”為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現代工程技術”重點專項,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文件精神,著力推動科技強國、質量強國、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助力“兩區”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與升級發展的重要舉措。
沙三站有望成為首個機械暗挖車站施工示范工點
據了解,目前國內在全機械化地鐵車站暗挖機械設備、結構體系、防水、運行與風險控制等方面尚無先例,因此,深圳地鐵與國內頂尖的地下工程研究、設計、裝備及施工單位合作進行聯合攻關 。
據悉,項目團隊將在深圳地鐵12號線北延沙三站啟動“繁華城區地鐵暗挖車站工程技術”的研究及示范應用。沙三站為地下兩層車站,暗挖段位于車站公共區,為雙柱兩層框架結構,高14.0米,寬22.1米。經項目組對車站結構、施工裝備等體系進行了系統的比選,初步選定“組合頂管工法”施工。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正在研究采用兩臺11.1x7.0米的頂管組合成一臺11.1x14.0米頂管,分左線、右線對暗挖段依次頂進,形成車站框架結構?!睋浪?,通過采用該技術,沙三站施工將避免對新建的衙邊涌箱涵進行改遷,可減少6000多萬元的改遷費用,并能節省4個月的施工工期。
另據了解,深圳地鐵計劃在五年內,研發形成適用于濱海繁華城區的地鐵車站暗挖技術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建設與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的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自2019年4月啟動“深化管理”工作以來,深圳地鐵集團的發展明顯提速,初步完成階段性任務。下一步改革該怎么干?
在4月13日召開的“2020管理提升年”暨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啟動大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杰給出有力的回答:“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span>
在深鐵邁向“世界一流軌道交通企業”的道路上,組織和管理變革將是常態。各級管理干部要適應這個新常態,緊跟企業發展的步伐,拿出改革的勇氣,打破因循守舊的思維定勢,主動改革,實現突破。
改革攻堅 加速做強做優做大
會上,辛杰提出,要以問題為導向,繼續提升管理,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全面構建先進的組織和人才體系,以更大力度推進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事業發展出課題,深化改革做文章——“我們的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改革就要深入到什么程度?!毙两苤毖缘溃骸皩φ铡p區驅動’和‘科技賦能’的時代要求,深鐵目前的發展水平離市委市政府的期許、社會公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span>
新時期,新挑戰?!半p區建設”“新基建”“科技賦能”……深鐵國企改革已進入攻堅期。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這就要求我們在新時代的發展征程上,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任務和突出矛盾,深入調查研究,鼓勵大膽探索,既要勇于創新、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不斷縮短與先進水平的差距。
以軌道交通助力城市發展大局
2019年,深圳地鐵以改革促發展增效益,啟動了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和全面風險內控管理兩個項目,拉開了系統性重塑業務體系和管理體系的大幕。一年來,集團穩中求進,著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強創新、防風險,交出了一份亮麗成績單。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是“雙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同時也是我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全面開通、四期工程主體攻堅、國鐵城際項目全面啟動的關鍵之年。
今年,我市在建城市軌道里程達343公里,計劃開通三期7條地鐵線段107公里,四期工程149公里線路將全部進入主體攻堅,四期規劃調整線路76公里將開工建設,同步啟動開工2條國鐵和5個城際鐵路項目。
新形勢,新任務。為充分發揮軌道建設的主力軍、基建投資拉動的主引擎等功能作用,要求我們盡快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突破,讓企業發展與“雙區”建設同頻共振。
以軌道交通助力城市發展大局,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集團上下緊緊圍繞管理提升,突破瓶頸、激發活力、提質增效,務求取得實質成果。
今年將著力構建組織和人才體系
2019年,深鐵完成了事業部公司制改革,組建了深鐵建設、運營、置業和國際等4家法人單位,組建了市鐵路投資集團;整合了地鐵商業資源;推進二級企業經營班子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推動績效考核、薪酬激勵等改革,企業凝聚力大幅增強,發展活力有效釋放……
深圳地鐵的發展史既是創業史,也是改革史。所以,“我們要積極擁抱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敢于向沉苛痼疾用猛藥,著力解決企業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毙两鼙硎?。
今年,深鐵確定了2020-2030年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提出了邁向具備世界級競爭力、影響力和創新力的全球軌道交通標桿企業的發展目標。推出了全新“深鐵文化”,確立了以“厚德載運、深鐵為民”為企業精神的文化理念識別系統,明確了“戰略+運營”強總部管控模式。接下來的改革著力點就是“構建先進的組織與人才體系”,這是貫穿企業改革的主線和靈魂。
改革的關鍵在人。沒有先進的組織和人才體系,企業戰略和文化就無從落地。作為“2020管理提升年”的核心項目之一,本次同步啟動的“組織和人力資源改革項目”將覆蓋集團總部及所有下屬二、三級單位,旨在設計與企業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相適應的管控模式,著力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構建市場化選人用人和收入分配機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水不激不揚,人不激不奮。深化國企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深鐵將在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全面發力、縱深突破,蹚出一條面向未來的國企改革和成長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途。技術革命突飛猛進,管理變革跟不上,發展就會落后。管理體系的成熟和定型是一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成不變、一勞永逸。當下深圳地鐵的任務,就是要打好“2020管理提升年”這場攻堅戰,首先要在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改革上下功夫、求突破、見實效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版圖上的互聯互通,正朝著目標一步步邁進。3月20日上午,大灣區城際鐵路又傳新進展——深圳市地鐵集團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項目工可研合同簽約儀式,簽約項目總長約410公里,總投資約2018億元。
5條城際鐵路項目簽約
大灣區快速城際網建設再提速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全面鋪開的關鍵之年,同時也是備受關注的深圳國鐵、城際項目全面啟動的關鍵之年。深鐵集團踐行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三鐵融合”發展理念,全力以赴加快推進國鐵項目和城際鐵路建設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地鐵集團于3月20日完成深汕高鐵、深惠城際鐵路、深大城際鐵路、龍崗至大鵬支線城際鐵路、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5個城際鐵路項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及配套專題項目簽約。
此次簽約的項目總長約410公里,投資約2018億元。其中,深汕鐵路將銜接廣汕鐵路等多條高速鐵路,構建新1條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通道,助力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速發展;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將在穗莞深城際延伸至前海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至福田中心區,支持前海自貿區、東莞濱海新城等重點發展片區快速建設;深惠城際將進一步加強惠州中心區與龍崗中心區、龍華中心區、南山中心區、前海自貿區間的快速聯系,彌補現有軌道交通聯系的空白,落實深圳東進戰略;深大城際將加強坪山區、龍崗區、龍華區等與深圳機場的快速聯系,并帶動周邊片區城市更新;龍大城際通過與深惠城際、深大城際的銜接,實現大鵬新區與市中心城區、重大對外交通設施間的快速聯系,改變大鵬新區無城市軌道覆蓋的現狀,并緩解大鵬新區節假日客流的交通壓力。
目前,穗莞深城際機場至前海段已開展初步設計。因此,此次簽約也標志著我市主導建設的5條城際線路6個項目的設計工作全面啟動,深圳即將進入城際鐵路全面建設時代,為建設大灣區邁出堅實的腳步,讓美好愿景變成生動現實。
我市軌道交通建設規模將再創新高
簽約后,深圳市地鐵集團將組織項目研究單位全面開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加快項目推進,提前落實好各項開工條件,確保穗莞深城際6月底開工,其他鐵路項目年底陸續開工,為深圳增強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貢獻力量。
據了解,2020年我市在建城市軌道里程將達 343 公里,計劃開通三期 7 條地鐵線段 107 公里,四期工程 149 公里線路將全部進入主體攻堅,四期規劃調整線路 76 公里將開工建設,同步啟動開工 2 條國鐵、5 個城際鐵路項目和2個樞紐(西麗、機場東),推動深圳軌道交通建設規模和里程再創新高。
今年,深圳地鐵還將重點推動大灣區軌道交通線網優化、推進深莞惠都市圈軌道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國家綜合鐵路和城際線路建設、推進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研究等。同時,以城市發展為導向,以打造站城一體標桿為目標,規劃新建西麗、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升,推進前海樞紐升級。
日前,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申請注冊的200億元優質主體企業債券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成為新《證券法》全面推行證券發行注冊制后首單獲得注冊通知的企業債券。本期債券將由中信證券聯合海通證券、華泰聯合、國泰君安、國開證券四家主承銷商組織發行,募集資金用于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和補充營運資金。
近年來,為穩定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社會民生領域有效投資,國家發改委陸續出臺了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推動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同時,持續優化審批程序,提升發行效率。作為新《證券法》實施后首批注冊成功的AAA級企業債券發行主體,深圳地鐵集團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紅利和政策便利。
作為深圳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深圳地鐵集團承擔了深圳市域內的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地鐵建設任務,以“經營地鐵、服務城市”為己任,通過“三鐵合一”融合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為打造綜合軌道交通線網、全面覆蓋大灣區“一小時通勤圈”擔當使命。
深圳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200億企業債券的注冊成功,將進一步提振企業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協同構建大灣區交通網絡互聯互通的堅強決心和信心。深圳地鐵將嚴格規范債券資金使用,繼續做好資金保障工作,用足用好財政資金和政府專項債、企業債、公司債等多種債務工具。